會「跳舞」的植物——跳舞草


養花網泡茶知識專區

風吹著樹葉舞來舞去的,大家都見過,可是大家見過就算沒有風,聽到音樂就會「翩翩起舞」的植物嗎?沒有見過不要緊,和小編一起去瞧瞧吧!

跳舞草

舞草

跳舞草也叫舞草,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,可以伴隨音樂翩翩起舞,但主要與溫度、陽光和一定節奏、節律、強度下的聲波感應有關。

舞草「跳舞」時,它的一對側小葉能進行明顯的轉動:或做360度的大迴環,或做上下擺動,時而兩片小葉同時向上合攏,然後又慢慢地分開平展,似蝴蝶在輕舞雙翅;時而一片向上,另一片朝下,像藝術體操中的優美舞姿;有時許多小葉同時起舞,此起彼落,同一植株上各小葉在運動時雖然有快有慢,但卻頗具節奏,蔚為奇觀。

每當夜幕降臨,舞草便進入「睡眠」狀態,葉柄向上貼向枝條,頂小葉下垂,就像一把合起的折刀。隨著晨曦的到來,它的葉腋角度增大,頂小葉被撐開逐漸,就會準備開始一天新的跳動。

跳舞草

舞草的形態特徵

1、枝葉

舞草是直立小灌木植物,高可達1.5米。莖單一或分枝,圓柱形,微具條紋,沒有絨毛。舞草的 葉子為三出復葉,側生小葉很小或者沒有,而僅具單小葉。托葉呈窄三角形,長在10-14毫米之間,基部寬1.7-2.3毫米,通常偏斜,無毛,邊緣疏生小柔毛;葉柄長1.1-2厘米,上面具溝槽,疏生開展柔毛;頂生小葉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長5.5-10厘米,寬1-2.5厘米,先端圓形或急尖,有細尖,基部鈍或圓,上面無毛,下面被貼伏短柔毛,側脈每邊8-14條,不達葉緣,側生小葉很小,長橢圓形或線形或有時缺;小托葉鑽形,長3-5毫米,兩面無毛;小葉柄長約2毫米。

2、花 

舞草胡花絮為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序軸具彎曲鉤狀毛。密生寬卵形苞片,在開花時會脫落。花梗開花時長1-4毫米,花後延長至3-7毫米,被開展毛;花萼膜質,長2-2.5毫米,外面被毛,萼筒長1-1.5毫米,上部裂片先端2裂,長約1毫米,下部裂片長約1毫米;花冠紫紅色,旗瓣長寬各7.5-10毫米,翼瓣長6.5-9.5毫米,寬4-5毫米,龍骨瓣長約10毫米,寬約3毫米,具長瓣柄,雄蕊長8-11毫米;雌蕊長10-12毫米,子房被微毛。花期為7-9月。

3、

舞草的果實是鐮刀形或直條形的,長在2.5-4厘米之間,寬約5毫米,腹縫線直,背縫線稍縊縮,成熟時沿背縫線開裂,疏被鉤狀短毛,有莢節5-9;種子長4-4.5毫米,寬2.5-3毫米。果期在10-11月之間。

跳舞草

生長習性

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環境,耐旱且耐貧瘠。舞草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的植物,與溫度和日光亦有關。當氣溫在24℃以上,且天氣是風和日麗的晴天,小葉就會自行交叉轉動,親吻和彈跳,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,然後又彈回原處。當氣溫在28-34℃或在悶熱的晴天、雨後晴天,全株就會有數十雙葉片時而雙雙纏綿般擁抱,時而又翩翩起舞,使人眼花繚亂,給人以清新`美妙神秘的感受。當夜幕降臨,它又將葉子貼在枝幹,緊緊依偎著,真是罕見的花卉。

分佈區域

舞草主要分佈於我國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及台灣等省區。國外的一些國家如: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、斯里蘭卡、泰國、緬甸、寮國、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等也有分佈,常生於丘陵山坡或山溝灌叢中。

舞草跳舞原因推測

植物學家普遍認為舞草跳舞的原因與陽光有關,有光則舞,無光則息,就像向日葵衝著太陽轉動頭莖一樣。具體深入研究,還有各種分歧。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;有的認為,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;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,它跳舞時,可躲避一些愚蠢的昆蟲的侵害,再就是生長在熱帶,兩枚小葉一轉,可躲避酷熱,以珍惜體內水分。但是舞草究竟為何晝轉夜停,仍存在著很多疑問,要解開這個謎還需植物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。

跳舞草

舞草的傳說

古時候,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農家少女,名叫多依,她天生酷愛舞蹈,且舞技超群。她常常在農閒時間巡迴於各族村寨,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。身形優美、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,又像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仙鶴,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中,忘記了憂愁,忘記了痛苦,甚至忘記了自己。天長日久,多依名聲漸起,聲名遠揚。後來,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,並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。多依誓死不從,以死相抗,趁看守不注意時逃出來,跳進瀾滄江,溺水而亡。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屍體,並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。後來,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,每當音樂響起,它便和節而舞,人們都稱之為「舞草」,並視之為多依的化身。

跳舞草

歡迎分享文章到社交網絡:養花網 » 會「跳舞」的植物——跳舞草

評論 0

  • 暱稱 (必填)
  • 郵箱 (必填)
  • 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