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手觀音百科


養花網泡茶知識專區

千手觀音介紹

千手觀音(學名:Alocasia cucullata (Lour.) Schott)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,中文學名稱尖尾芋,別稱有:黑葉觀音蓮、大麻芋、大附子、豬不拱、老虎掌芋、老虎芋、獨足蓮、觀音蓮、卜芥、假海芋、老虎耳、化骨丹、蛇芋、大蟲芋、虎耳芋、狗神芋、姑婆芋、豬管豆。

千手觀音根莖肥大,風格獨具,耐旱耐陰,生命力強,可庭園美化或盆栽,為高級的室內觀葉植物。

千手觀音與滴水觀音同科同屬,相比而言,兩者都滴水,養殖方法相同。區別在於葉子比滴水觀音小很多,造型更挺拔。

形態特徵

直立草本。地上莖圓柱形,粗3-6厘米,黑褐色,具環形葉痕,通常由基部伸出許多短縮的芽條,發出新枝,成叢生狀。葉柄綠色,由中部至基部強烈擴大成寬鞘;葉片膜質至亞革質,深綠色,背稍淡,寬卵狀心形,先端驟狹具凸尖,基部圓形;中肋和I級側脈均較粗,側脈5-8對,其中下部2對由中肋基部出發,下傾,然後弧曲上升。花序柄圓柱形,稍粗壯,常單生。佛焰苞近肉質,管部長圓狀卵形,淡綠至深綠色,粗2.5-5厘米;簷部狹舟狀,邊緣內卷,先端具狹長的凸尖,外面上部淡黃色,下部淡綠色。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,長約10厘米,雌花序長1.5-2.5厘米,圓柱形,基部斜截形,中部粗7毫米;不育雄花序長2-3厘米,粗約3毫米;能育雄花序近紡錘形,中部粗8毫米,蒼黃色,黃色;附屬器淡綠色、黃綠色,狹圓錐形。漿果近球形,逕6-8毫米,通常有種子1。花期5月。

分佈情況

千手觀音在浙江、福建、廣西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等地星散分佈,海拔2000米以下,生於溪谷濕地或田邊,有些地方栽培於庭院或藥圃。孟加拉、斯里蘭卡、緬甸、泰國也有。

千手觀音的生長習性

1、生長溫度為20-30度,最低可耐8度低溫,夏季高溫時只要保持土壤潮濕、經常噴水、遮陰仍能正常生長,冬季室溫不可低於5度。滴水觀音是熱帶雨林的林下植物,故其生長需高濕度,散射光才好。

2、為耐陰植物喜歡半陰環境,應放置在既能遮陰又可通風的環境中,不可在烈日下暴曬以免植株出現大面積的灼傷。

3、特別喜濕,生長季節不僅要求盆土潮濕,而且要求空氣濕度不低於60{bf}。夏季高溫時要加強噴水,為其創造一個相對涼爽濕潤的環境,置放於室內空調大廳中的,既要保證盆土濕潤,又要不時給葉面噴水。

千手觀音的繁殖方法

千手觀音用分株法,春至秋季分離子株栽培即成。也可分切肥大的芽頭,每塊均帶芽眼,栽植入土,即能長成新株。栽培以腐殖質壤土或腐葉土最佳,排水需良好。

藥用與毒性

全株藥用,為治毒蛇咬傷要藥。能清熱解毒、消腫鎮痛。可治流感、高燒、肺結核、急性胃炎、胃潰瘍、慢性胃病、腸傷寒,外用治毒蛇咬傷、蜂窩組織炎、瘡癤、風濕等。福建用全草治禿髮病。本品有毒,內服久煎6小時以上方可避免中毒。

歡迎分享文章到社交網絡:養花網 » 千手觀音百科

評論 0

  • 暱稱 (必填)
  • 郵箱 (必填)
  • 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