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樹介紹
菩提樹(學名:Ficus religiosa L)為桑科榕屬植物,別名:神聖之樹、思維樹、畢缽羅樹、印度菩提樹、佛樹、道樹、道場樹。沙羅雙樹、阿里多羅、印度菩提樹、黃桷樹、畢缽羅樹、覺樹。
菩提樹與佛教淵源頗深。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「畢缽羅樹」(Pippala),因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,才得名為菩提樹(梵bodhivrksa),「菩提」(梵bodhi)意為「覺悟」。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,在印度、斯里蘭卡、緬甸各地的叢林寺廟中,普遍栽植菩提樹,印度則定之為國樹。
形態特徵
菩提樹為大喬木,幼時附生於其他樹上,高達15-25米,胸徑30-50厘米;樹皮灰色,平滑或微具縱紋,冠幅廣展;小枝灰褐色,幼時被微柔毛。葉革質,三角狀卵形,表面深綠色,光亮,背面綠色,先端驟尖,頂部延伸為尾狀,尾尖長2-5厘米,基部寬截形至淺心形,全緣或為波狀,基生葉脈三出,側脈5-7對;葉柄纖細,有關節,與葉片等長或長於葉片;托葉小,卵形,先端急尖。榕果球形至扁球形,直徑1-1.5厘米,成熟時紅色,光滑;基生苞片3,卵圓形;總梗長約4-9毫米;雄花,癭花和雌花生於同一榕果內壁;雄花少,生於近口部,無柄,花被2-3裂,內卷,雄蕊1枚,花絲短;癭花具柄,花被3-4裂,子房光滑,球形,花柱短,柱頭膨大,2裂;雌花無柄,花被片4,寬披針形,子房光滑,球形。花柱纖細,柱頭狹窄。花期3-4月,果期5-6月。
生長習性
菩提樹為桑科常綠喬木、大喬木。喜光,不耐陰溫,喜高溫,抗污染能力強。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以肥沃、疏鬆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好。
分佈區域
菩提樹在廣東(沿海島嶼)、廣西、雲南(北至景東,海拔400-630米)多為栽培。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越南、不丹、錫金、尼泊爾、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佈,多屬栽培,但喜馬拉雅山區,從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。
菩提樹的繁殖方法
播種:一般採用沙床撒播,播種前用小木板稍微壓實床面,將床面整平,把種子均勻撒於床面上,播種時應避免種子重疊成一小團團,盡量使每粒種子均撒在床面上。播完後用細篩篩一層薄土覆蓋在種子上,播完後用稻草或用陽網搭蔭棚遮蔭,減少苗床的水分蒸發、保持床面的濕潤。菩提樹種子無休眠習性,播種後10d左右即可發芽出土,
扦插:在春季或秋季選擇8~15年生健壯的母株,在母株上選取具有飽滿腋芽的枝條,截取半木質化部分長約15cm的插穗(直徑為0.5~0.8cm左右)進行扦插繁殖,插穗株行距5cm×10cm,扦插深度約為3cm,扦插完後搭上小弓棚,用白色塑膠。農膜蓋上,10d左右即可長根。
菩提樹的主要用途
1、菩提樹幹粗壯雄偉,樹冠亭亭如蓋,可做行道樹;幼苗期盆栽很有觀賞價值,常用來點綴會客廳、書房;
2、葉片心型,前端細長似尾,在植物學上被稱作「滴水葉尖」,非常漂亮,製成書籤,可防蟲蛀;
3、枝桿富含白色乳汁,取出後可制硬性樹膠;用樹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;
4、花入藥有發汗解熱、鎮痛之效。印度人認為菩提樹的葉子可以有效對抗多種心臟疾病;
6、在印度、斯里蘭卡、緬甸的某些地方,人們將其氣生根砍下來,作為大象的飼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