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籠草百科


養花網泡茶知識專區

豬籠草介紹

豬籠草(學名:Nepenthes mirabilis)是豬籠草科豬籠草屬食蟲植物,別稱:水罐植物、猴水瓶、猴子埕、豬仔籠、雷公壺等。

豬籠草其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——捕蟲籠,捕蟲籠呈圓筒形,下半部稍膨大,籠口上具有蓋子,因其形狀像豬籠而得名。

豬籠草因原生地土壤貧瘠,而通過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補充營養,所以其為食蟲植物中的一員。

形態特徵

豬籠草莖木質或半木質,差不多3米多高。葉一般為長橢圓形,攀援於樹木或者沿地面而生。葉一般為長橢圓形,葉的構造複雜,分葉柄,葉身和捲鬚,末端有籠蔓,以便於攀援。在籠蔓的末端會形成一個瓶狀或漏斗狀的捕蟲籠,並帶有籠蓋。豬籠草生長多年後才會開花,花一般為總狀花序,少數為圓錐花序,雌雄異株,花小而平淡,白天味道淡,略香;晚上味道濃烈,轉臭。其觀賞性無法與捕蟲籠相比。果為蒴果,成熟時開裂散出種子。

生長習性

大多數豬籠草生活的環境其濕度和溫度都較高,並具有明亮的散射光。一般為森林或灌木林的邊緣或空地上。少數物種,如蘋果豬籠草(N. ampullaria),其較喜生長於茂密陰暗的森林中。

豬籠草生長在偏酸性且低營養的土壤中,通常為泥炭、白沙、砂岩或火山土壤。但也有例外,如馬來王豬籠草(N. rajah)能在金屬元素含量較高的土壤中健康成長,白環豬籠草(N. albomarginata)可以在沙灘的高潮線附近生長。部分豬籠草還會成為巖生植物生長於巖壁上。同時,如無刺豬籠草(N. inermis)甚至可以不接觸土壤,而作為附生植物附生於樹木上。

分佈範圍

豬籠草主要分佈於東南亞一帶,其中以婆羅洲(又稱加裡曼丹島)和蘇門答臘島(印尼所屬島嶼)最為豐富,各有分佈約40種,其次是菲律賓群島約有30種,馬來半島有10多種,新幾內亞島和蘇拉威西島有約20種,另外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沿海分佈特有種兩種(馬索亞拉半島豬籠草和馬達加斯加豬籠草),塞舌爾群島特有種一種(伯威爾豬籠草),斯里蘭卡特有種一種(滴液豬籠草)、印度東北部特有種一種(印度豬籠草),新喀裡多尼亞島特有種一種(維耶亞豬籠草),澳洲北部數種(堅韌豬籠草、奇異豬籠草、羅恩豬籠草)。中國南部廣東、廣西、海南和台灣也分佈有一種,為奇異豬籠草(又稱野豬籠草 Nepenthes mirabilis),也是分佈最廣的豬籠草,從中國南部經東南亞多地至澳洲北部都有分佈。

豬籠草的繁殖方法

豬籠草的繁殖方法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類型。豬籠草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、壓條和播種。

1、無性繁殖:扦插法、空中壓條法。

2、有性繁殖:播種。

豬籠草的用途

1、可作藥用:中藥材中的雷公壺原植物為豬籠草屬中的奇異豬籠草(N. mirabilis)。功用主治:清肺潤燥,行水,解毒。治肺燥咳嗽,百日咳,黃疸,胃痛,痢疾,水腫,癰腫,蟲咬傷。

2、用來觀賞:種植豬籠草的主要目的是用作觀賞的,而觀賞的焦點是她的捕蟲器——「籠子」,籠子色彩鮮艷,造型奇特,是非常精緻奇妙的捕蟲工具,不同的品種,籠子形態各異,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。

歡迎分享文章到社交網絡:養花網 » 豬籠草百科

評論 0

  • 暱稱 (必填)
  • 郵箱 (必填)
  • 網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