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


養花網泡茶知識專區

紫花苜蓿(學名:Medicago sativa)又叫做紫花牧蓿、苜蓿、路蒸等,屬豆科植物。憑借高產量和優良草質,成為當今世界分佈最廣品質最優良的牧草之一,且在我國栽培歷史也已有兩千多年之久。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。

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

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

1、栽培準備

栽培前選種,必須選擇品質優良的苜蓿種子,一般來說,主要使用亮苜5號、賽特、三得利、德寶、德福等這幾種苜蓿種子最多。

在播種前要對種子和土壤適當做好處理。對未包衣種子的處理主要包括殺蟲、殺菌、接種根瘤菌等;土壤處理主要包括耕翻、施肥、除雜草、殺蟲等。

2、種子處理

紫花苜蓿種子具有休眠性,普遍硬實率較高。所以,在播前應採用擦破種皮法或熱水浸泡法進行處理。熱水浸泡法,即將苜蓿種子在50-60℃水中浸泡30min,取出晾乾後播種。種子經處理能大大提高其發芽率。另外,初次種植苜蓿的地塊應採用根瘤菌劑拌種。一般每kg種子用根瘤菌劑5g,充分拌勻後立即播種。用菌劑接種過的苜蓿固氮能力強,生長旺盛,產量大幅度提高。

3、播種方式

播種有春播夏播秋播以及臨冬寄籽播種幾種方法。

春播,可利用早春解凍後的土壤水分,在地溫穩定達到發芽溫度時,立即搶墒播種。春播要特別注意防除雜草。

夏播,一般在6-7月份,此時環境適宜,播種後出苗快,但由於此時雜草多,病蟲害也多,且常有高溫灼傷,影響幼苗生長。在高寒地區,往往因春旱等原因,延誤播種時期而推遲夏播。

秋播,適宜於我國北方—年兩熟地區,此時各種環境條件為適宜,是苜蓿播種的佳時期,正常在9-10月份進行。

臨冬寄籽播種,是北方種植苜蓿的特殊播種期。具體做法是臨冬前,在夜間已經結冰,白天又能化凍情況下進行播種。播後由於地溫低,種子不能發芽,待到第2年初春天氣回暖,地解凍,種子即開始發芽出苗,幼苗整齊健壯。

紫花苜蓿栽培因各地由於其不同自然條件、播種方式及利用目的而略有不同。增加播種量可提高第1年的產量,但並不利於提高以後年份產量,所以播種量應控制在適當範圍內,不宜過高。

4、田間管理

除草,在播種後至幼苗期,每年返青後,每次刈割後都要注意防治雜草。可用人工拔除或採用化學除草法。化學除草可噴施苜蓿專用除草劑,並注意在刈割前14d內禁用。

施肥,苜蓿有根瘤,能固定空氣中的氮而為自身提供氮素,所以應以施磷肥為主、適當追施鉀肥;但在貧瘠的荒地、鹽鹼地、土壤含氮量較低的地方,應在播種時施一定的尿素做種肥。在苜蓿生長的幼苗期或每年返青後,根系固氮能力較弱,追施一定量的氮肥能提高其產量。

水利管理,苜蓿根系入土深,抗旱能力強。但在乾旱季節及每次刈割後適時澆水,能明顯提高產量。苜蓿根系不耐淹,連續水淹24h即會造成死亡,所以雨季澇窪地應注意及時排水。

5、刈割與收穫

苜蓿為多年生植物,再生性強。生長旺盛期每年可刈割3-4次,刈割的適期應以1/10的苜蓿開花時為宜,此時蛋白質含量高、品質好。每次刈割留茬5ml左右。在入冬前50d左右應停止刈割,使苜蓿有一定的生長量,以利越冬。如收穫種子,應減少刈割次數,並在莢果大部分變褐時收穫。收穫前,應徹底拔除雜草,以確保種子質量。

歡迎分享文章到社交網絡:養花網 »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術

評論 0

  • 暱稱 (必填)
  • 郵箱 (必填)
  • 網址